計畫編號 | 總計畫主持人 | 單位 | 總/子計畫名稱 |
---|---|---|---|
EDAHI114001 | 蔡璟忠 | 兒童醫學部 | 高果糖併高脂飲食對暴露於細菌脂多糖的發育中大鼠之腦腸軸發炎和微生物重編程的不良啟動效應:一項整合前臨床研究 |
EDAHI114002 | 杜元坤 | 骨科部 | 整合肌電訊號及虛擬實境技術於智能型機器手的設計開發 |
EDAHI114003 | 陳耀森 | 一般外科 | 進一步發展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臨床決策來探討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在肝癌的發生率及脂肪肝和肝纖維化的影響 |
EDCHI114001 | 洪朝明 | 一般外科 | 應用集成學習策略整合癌症基因組學資料與藥物機制開發乳癌全身性治療藥物評估模型 |
EDCHI114002 | 林鴻裕 | 外科部 | 泌尿道癌症之生物標誌及新穎治療策略的研究與開發 (2) |
EDDHI114001 | 張基昌 | 婦產科 | 模式識別受體家族生物標記與子宮頸癌、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糖尿病腎病變致病機轉與預後之探討 |
計畫編號 | 計畫 主持人 |
單位 | 計畫名稱 |
---|---|---|---|
EDAHP114005 | 鄭暐霖 | 社會工作科 | 肥胖減重手術後成效不如預期族群之腸道菌群組成、飲食習慣與菌群代謝之關聯性分析 |
EDAHP114006 | 柯柏瑞 | 小兒外科 | 高劑量塑化劑暴露改變幼鼠免疫反應之研究 |
EDAHP114007 | 陳建翰 | 外科部 | 減重手術後復胖的多方位分析:定義、臨床影響及荷爾蒙變化(第一年) |
EDAHP114008 | 陳忠延 | 一般外科 | 發現治療新指標:肌少症指數(sarcopenia index)與減重手術治療前後體重變化、合併症緩解及其他身體變化的相關性。(第一年) |
EDAHP114009 | 楊顓謙 | 耳鼻喉部喉科 | 探討EB病毒LMP1在鼻咽癌中誘導TfR1蛋白質表現的機制 |
EDAHP114010 | 施翔順 | 整形外科部 | 驗證一種全新高可近性的微血管吻合教學模式 :義大醫院的經驗 |
EDAHP114011 | 戴啟明 | 內科部 | 澎湖二、三級離島居民C肝篩檢及根除 |
EDAHP114012 | 王浩洸 | 神經外科 | 探討組蛋白去乙醯酶1在中風後神經發炎的分子機制 |
EDAHP114013 | 吳佩玲 | 兒童醫學部 | 探討缺氧下星形膠質細胞之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和發炎因子表觀基因調控機轉之臨床前期細胞培養試驗 |
EDAHP114014 | 陳育伸 | 兒童急診科 | 研究肺炎黴漿菌感染引起兒童氣喘發作時血中細胞激素的變化 |
EDAHP114015 | 陳睿生 | 神經外科 | 探討整合素蛋白alpha 5在小鼠巴金森氏症模式的神經膠細胞極化之角色 |
EDAHP114016 | 黃繼賢 | 家庭暨社區醫學部 | 運用肌電圖技術評估頭頸癌及鼻咽癌患者放射線治療前後生理復原力變化 |
EDAHP114017 | 連景峯 | 耳鼻喉部 | 研究P73基因表現和相關臨床因子對咽部腫瘤的存活影響及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分析 |
EDAHP114018 | 蘇裕傑 | 血液腫瘤科 | 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Antrodia cinnamomea extract)對癌細胞毒殺作用及正常上皮細胞保護機制之探討 |
EDAHP114019 | 陳溢松 | 一般醫學科 | 針灸對於食道蠕動異常之影響 |
EDAHP114020 | 蔡育承 | 兒童胸腔科 | 血液嗜酸性白血球和白介素-5與嬰幼兒急性細支氣管炎呼吸道病毒種類的關聯性 |
EDAHP114021 | 李和昇 | 呼吸胸腔內科 | 提昇病人佩戴呼吸器面罩時管路固定方式的改善計畫 |
EDAHP114022 | 梁懷文 | 心臟內科 | 危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接受導管經皮穿腔血管成形手術後之足部溫度變化與未來截肢事件的關聯性 |
EDAHP114023 | 陳思翰 | 泌尿科 | 內質網壓力在毛蕊花苷調控賀爾蒙抗性前列腺癌細胞衰老中的作用 |
EDAHP114024 | 洪韻翔 | 婦產部 | 探討肥胖母親小鼠模型中神經發育的胎盤代謝組學 |
EDAHP114025 | 陳威宏 | 麻醉部 | 運用光遺傳學技術來探討電針治療小鼠慢性疼痛在前額葉皮質之分子機轉 |
EDAHP114026 | 陳仁隆 | 一般外科 | 樺木酸透過 Nrf2 路徑保護軟骨細胞抑制 IL-1β引 發鐵死亡之研究 |
EDAHP114027 | 陳思穎 | 職業醫學科 | 高雄石化工業區空氣污染及風險管理措施對環境及健康衝擊之研究 |
EDAHP114028 | 陳靜宜 | 一般醫學科 | 組蛋白去乙醯酶2及其配位子非依賴性誘導第二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互動在肺癌的角色及治療策略 |
EDAHP114029 | 王朝平 | 心臟內科 | 視黃醇結合蛋白4和載脂蛋白家族對思覺失調症病患心包脂肪量及心血管疾病的關聯影響之研究 |
EDAHP114030 | 陳至真 | 婦產部 | 間質幹細胞之條件式培養液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症痛反應的效果 |
EDAHP114031 | 陳清揚 | 腎臟科 | 電子化聲波與震動偵測血液透析病人之動靜脈廔管功能以推展遠端醫療暨人工智慧 |
EDAHP114032 | 賴柏亘 | 家庭暨社區醫學部 | 老年醫學主導之安寧居家照護模式以提升末期衰弱老人之照護品質 |
EDAHP114033 | 黃煜為 | 急重症醫學中心 | 代謝性脂肪肝對B型肝炎相關的肝癌手術切除後的影響 |
EDAHP114034 | 陳冠樺 | 內分泌科 | 台灣特有種植物-台灣油點草的抗發炎活性天然物研究 |
EDAHP114035 | 陳文惠 | 牙科部 | 利用假體測量牙科攝影中甲狀腺的輻射曝露與防護探討 |
EDCHP114001 | 葉力仁 | 麻醉科 | 基於MRI影像的椎間盤區域分割與病變診斷:分析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與椎體骨折 |
EDCHP114002 | 林新杰 | 內科部 | 探討肺炎克雷伯氏菌與第一甲醯化胜肽受體在N2嗜中性白血球的致病機轉 |
EDCHP114003 | 呂南翰 | 影像醫學部 | 發展AI模型進行電腦斷層肺栓塞檢測和分割之研究 |
EDCHP114004 | 裴松南 | 血液腫瘤部 | 探討齊墩果烷三萜化合物-Nrf2 活化劑 RTA 408 誘導急性白血病細胞凋亡及控制侵襲的作用。 |
EDCHP114005 | 王國瑋 | 神經外科 | 維妥力經由活化PPARs 及調節腸道免疫力來減少動物性腦出血所引起的神經性發炎 |
EDCHP114006 | 宋天洲 | 亞洲肥胖醫學研究中心 | 探討減重治療後影響減重成效之相關因素 |
EDCHP114007 | 饒坤銘 | 血液腫瘤部 | Galectin-1 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中參與的角色並探討三萜類化合物-CDDO-TFEA影響其細胞增殖與週期調控 |
EDCHP114008 | 林新杰 | 中醫針灸科 | 從蘭科植物開發鐵依賴性死亡誘導劑用以治療大腸直腸癌之臨床前研究 (II) |
EDCHP114009 | 魏裕峰 | 內科部 | 迷迭香酸在調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炎症通路中的治療潛力評估 |
EDCHP114010 | 馬易世 | 中醫內科 | 異甘草素調控胃癌細胞粒線體代謝促進化療藥物敏感性之研究 |
EDCHP114011 | 蔡坤璋 | 一般外科 | 木犀草素透過誘導三陰性乳癌細胞鐵死亡抑制化療抗藥性之研究 |
EDCHP114012 | 宋翎巧 | 大腸直腸外科 | 台灣CRC病人中Fusobacterium nucleatum及其他重要指標細菌種類、特性與疾病復發關聯性及腸道菌群組成相關性的研究 |
EDDHP114001 | 許家彰 | 內科 | Toll-Like Receptor 3、NLRP3和CD209基因多型性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致病機轉之探討 |
EDDHP114002 | 葉人豪 | 胃腸肝膽科 | 二氧化碳灌氣法大腸鏡併用腹部加壓器材與換水法大腸鏡對降低大腸鏡檢查期間運用人工輔助術式的影響:一項多中心隨機分組試驗 |
EDDHP114003 | 郭和寶 | 兒童醫學部 | 高脂飲食新生大鼠的不同腸道區域腸道運動中之炎性、神經荷爾蒙和微生物組成的長期變化:從細胞層面到臨床前動物研究 |
EDDHP114004 | 郭功楷 | 一般外科 | G9a 在癌症幹細胞扮演重要角色:可為治療的標的 |
計畫編號 | 計畫 主持人 |
單位 | 計畫名稱 |
---|---|---|---|
EDAHT114001 | 陳聖雄 | 復健科 | 發展中風病人世界衛生組織障礙評估手冊照顧者版之電腦適性測驗 |
EDAHT114002 | 黃雅玲 | 醫學檢驗部 | 非肺結核分枝桿菌檢測方法開發 - 使用 PMA 染劑進行非肺結核分枝 桿菌消毒試驗 |
EDAHT114003 | 張哲誠 | 一般影像診斷科 | 利用卷積神經網絡對肺癌 CT 影像進行分類:比較性研究 |
EDAHT114004 | 莊詒捷 | 醫學檢驗部 | 研究TIAM2S蛋白進出細胞核的機制及其對大腸細胞癌化進程的影響 |
EDAHT114005 | 歐育如 | 復健科 | 發展及驗證臨床技能評估AI考官-以主訴訪談為例 |
EDAHT114006 | 曾怡真 | 復健科 | 中風個案動作能力與自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之對映關係 |
EDAHT114007 | 吳宏嘉 | 復健科 | 發展機械學習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短版量表:以中風患者為應用對象 |
EDAHT114008 | 曾淑卿 | 癌症中心 | 利用甲狀腺超音波及細胞抽吸結果結合危險因子建立風險預測模型 |
EDAHT114009 | 林奕彤 | 護理部 | 膀胱癌病人生活品質、焦慮、疲憊及症狀困擾相關因素探討 |
EDAHT114010 | 林明佳 | 核醫科 | 新穎GABAA PET焦慮神經影像學的後續研究:[18F]氟馬西尼的輻射劑量學分析 |
EDAHT114011 | 吳姵錡 | 復健科 | 發展及驗證AI溝通技巧評估者 |
EDAHT114012 | 盧余青 | 呼吸治療室 | 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室內空氣中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存在情形與菌相分析暨呼吸管線汙染關聯性探討 |
EDAHT114013 | 邱玫瑜 | 影像醫學部 | 建構LDCT於肺癌篩檢與分期之智慧化輔助平台 |
EDAHT114014 | 趙家伶 | 護理部 | 中西醫舌診臨床智慧判讀之全人健康照護 |
EDAHT114015 | 陳韋芳 | 感染管制科 | 統合分子流行病學於高風險單位之群突發調查、預防及抗藥性細菌之監測 |
EDAHT114016 | 涂琬苓 | 營養治療科 | 十二週遠距照護彈力帶阻力訓練對於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後的體適能、體組成和營養攝取影響 |
EDAHT114017 | 蘇均庭 | 放射腫瘤科 | AI人工智慧自動輪廓勾勒軟體於頭頸癌危急器官的比較研究 |
EDAHT114018 | 王姵文 | 醫學檢驗部 | 高雄地區零售肉品與海鮮之抗碳青黴烯素腸內菌調查:抗藥性與致病潛力 |
EDAHT114019 | 許永佳 | 藥劑部 | 高糖暴露下鳶尾素療法對真皮纖維母細胞影響的體外研究 |
EDAHT114020 | 王虹雯 | 外科第二加護病房 | 運用「休克前期全景式虛擬實境互動式教材」對護理人員自我效能與認知之成效 |
EDAHT114021 | 黃麒峰 | 營養治療科 | 開發新穎結構之小分子化合物用於改善嗜中性白血球發炎 |
EDAHT114022 | 趙文齊 | 醫學檢驗部 | 用健康一體概念探討抗藥性產氣單胞菌之傳播途徑- 典寶溪案例研究 |
EDAHT114023 | 黃金玉 | 精神科 | 慢性精神病人的身體疾病、治療狀況與相關因素分析 |
EDCHT114001 | 劉國英 | 影像醫學部 | 發展MRI T1 影像的多視圖腦腫瘤分類研究 |
EDCHT114002 | 侯傑議 | 復健科 | 比較BBS機器學習短版與其它BBS版本應用於腦中風病人之團體與個別層級反應性 |
EDCHT114003 | 籃春惠 | 病理部 | MafB 誘導 PD-L1 表現並探討在口腔癌中與免疫療法之相關性 |
EDCHT114004 | 李宜臻 | 營養治療科 | 中草藥萃取物在抗肥胖藥物開發中的潛力探索 |
EDCHT114005 | 畢淑娟 | 藥劑科 | 利用小鼠慢性疼痛模型進行行為與第一型瞬態離子通道表現研究,以用於決定高濃度葡萄糖水可否做為穴位注射劑使用 |
EDDHT114001 | 郭義忠 | 藥劑科 | 探討MHC-I/LILRB1軸在巨噬細胞與乳癌中的相互關係性 |
EDDHT114003 | 黃頤茹 | 檢驗科 | 利用3D列印技術改善抹片染色品質 |
EDDHT114004 | 林佩靜 | 社區健康促進組 | 藉由長者功能評估(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探討社區高齡障礙與中醫體質及慢性病之相關性 |
EDDHT114005 | 許毓容 | 纖體健康中心 | 過重或肥胖族群配合營養諮詢下之腸道菌群組成變異與菌群代謝之關聯性分析 |
計畫編號 | 計畫 主持人 |
單位 | 計畫名稱 |
---|---|---|---|
EDAHC114001 | 王曉琳 | 精神科 | 鬱症患者之心智理論能力與其對於社會功能及生活品質的影響 |
EDAHC114002 | 李靝宇 | 麻醉部 | 居家口呼吸訓練對於減少鼻手術後麻醉瞻望狀態之預防效果探討 |
EDCHC114001 | 陳彥伶 | 門診 | 乳癌病人的智謀與癌因性疲憊、睡眠障礙、憂鬱症狀及生活品質相關性探討 |
EDCHC114002 | 鍾文珍 | 6C病房 | 癌症老年患者化學治療期間症狀困擾、肌肉質量與疲憊之探討 |